内存完整性校验

24

最近在做内存完整性校验机制的相关研究,梳理一下内存完整性校验的原理。

背景

可信执行环境(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,TEE)的应用场景中,信息系统的可信范围缩小至片内(这里的片内是指片上系统(System On Chip,SoC)的内部),也就是数据只有在SoC上是处于明文状态,数据以密文的形式出SoC。其考虑到的攻击模型是:数据在主板总线传输的时候,也有被监听的可能,同时在内存中,也可能遭到冷启动攻击(考虑到攻击者能够在物理上接触到信息设备)。因此,在总线上传输内存中的数据是均处于密文的状态

P-on-SoC-C-on-DDR.drawio.png

内存加密能够确保数据的机密性,但是还缺乏对完整性的保护。攻击者有可能篡改密文数据,导致信息不正确。因此,TEE需要对内存数据的完整性也进行保护,确保下一次从内存取回的数据是上一次存放的正确数据。

data-tampering.drawio.png

这就引入了内存完整性校验技术,本文接下来讨论其原理和方法。

内存完整性校验原理

首先介绍完整性校验的原理,数据完整性最主流的校验机制是消息验证码(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,MAC)。MAC是一种带密钥的散列函数(Hash Function, Hash),也就是说,只有拥有密钥才能够产生数据正确的散列值(“指纹”)。如果密钥存放在SoC中,就能保证攻击者无法拿到密钥,进而无法伪造数据的“指纹”,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。

(补图:MAC校验,密钥存放在SoC,攻击者无法获取)

内存完整性校验还需要考虑到重放攻击(Replay Attack)的可能性,也就是说,攻击者探测和保存过去的数据和“指纹”,在当前时刻进行重放(将数据篡改为过去的正确值),依然能够通过完整性校验,破坏正确的执行过程。

为了防止重放攻击,内存完整性校验需要将“时间”因素纳入到校验过程中。方法是,密钥随着“时间”的变化而变化,引入一个递增的计数器(COUNTER,CTR),作为加密密钥的一部分。在每次写入内存的时候,CTR的值加1,下一次的加密将会使用新的CTR,保证了过去的值在现在是无法通过内存完整性校验。

(补图:重放攻击,记录过去值,替换当前值)

同时,内存完整性校验还需要考虑数据交换攻击重定位攻击(relocation attack)的可能性(这里的用词可能不太专业,后续查证一下),也就是说,攻击者探测和保存多个地址的数据和“指纹”,将其他地址的数据以及指纹存放在目标地址中(做交换彼此而的数据),这样也能够通过完整性校验,破坏正确的执行过程。

为了防止数据交换攻击,内存完整性校验需要将“地址”因素纳入到校验过程中。方法和防止重放攻击的做法类似,将地址(ADDRESS, ADDR)作为加密密钥的一部分。在写入不同的地址的时候,校验机制将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,防止了重定位攻击的可能性。

(补图:数据交换攻击,记录其他地址值,替换目标地址值)

以上就是完整性校验的原理,关键点在于保证密钥的安全(不能出SoC),同时防止重放攻击和数据交换攻击。

内存完整性校验过程

内存完整性校验机制包括在写内存的时候生成和部署校验码,以及读内存的时候读取和验证校验码。下文将分别从写内存和读内存两种模式,探讨内存完整性校验的过程。

写内存(加密和计算原始MAC值)

写内存的时候,首先需要写内存的内容进行加密,然后再对加密后的密文做MAC。

内存加密使用到的计数器模式加密算法(conter mode encryption),这种算法中用到了前面提到的counter和addr作为加密运算输入的一部分。具体的步骤是:在每次写回内存的时候,取到对应的计数器(C),并对其进行加1操作,然后取目标地址(A)和片上的加密密钥(K)。用AES算法得到一次性密码本(One-time pad,OTP),即OTP = AES(K, A || C) (这里的A、C之间是如何连接起来的还需要证实一下,不太确定是否是直接通过比特串拼接)。然后,AES引擎使用OTP与明文数据(P)做异或运算,得到密文数据(X),即X = OTP ⊕ P。X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,只要攻击者无法猜测到K,则无法计算出OTP,从而无法对数据进行解密(解密也是异或的过程,即P = OTP ⊕ X)。

(补图:OTP的计算,以及对P进行加密)

在保证了机密性之后,还需要对完整性进行保护。一般来说是对X做MAC,得到MAC值M,而MAC算法所使用到的密钥,正是前文提到的片上的加密密钥K,即 M = MAC(K, X)。由于攻击者概率上无法猜测到正确的K(其被安全的存放在片上),因此无法伪造M,保证了完整性。

注意的一点是,这里OTP通过AES(K, A || C)来生成的,引入了A、C来作为加密的要素,然后密文X =OTP ⊕ P。因此,我们的X中是包含了A、C的信息。正因此,保证了攻击者在交换不同地址的数据、输入历史旧值仍然无法通过校验。当我们能对X做MAC的时候,将A、C的信息也包括在了流程当中。下一节提到的数据解密和MAC验证过程中,用到了这一点。

这里有一点迷糊了,地址是是如何放置伪造的。应该是做MAC的时候,将A、C也包括进来才行。仅仅是生成OTP的时候用A、C,好像还是欠缺这个信息。

(补图:得到MAC值的过程)

上述过程中,后续在解密的过程,我们将详述这两种攻击无效的原因

读内存(解密和验证当前MAC)

当前内存中的值是一个密文的数据X,其有一个对应于自身的MAC值M。当CPU从内存中取数据时,需要解密和验证当前MAC,这两者互不干扰,可以并行执行。

首先讲解密过程,前面已经提到,通过密文数据X和OTP再做一次异或运算即可算出,但是OTP的重新生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。片上的密钥K和数据存放地址A是容易获取的,但是对应地址的计数器值C不太容易。由于每个加密内存块X(512bit,64B)都对应一个C(原始的设计是64bit,8B),C有X的12.5%大小。CPU片上无法容纳所有的C,只能将其超出的部分放在内存中,这就导致了内存中C的完整性受到了安全威胁。

(补图:X解密过程,需要获取)

因此,TEE需要一套保护存放在内存上的C的完整性机制,著名的BMT(Bonsai Merkle Tree)就是C的完整性保护机制。BMT是一颗树,其根在CPU上,其他节点都在内存中。BMT要保证子节点的完整性,就需要先保证父节点的完整性。也就是说,BMT子节点的完整性由父节点的完整性保证。**由于根保存在片上的,根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,进而保证了整棵树的完整性。**但是,需要保证一个叶子节点的完整性,就需要遍历其所有祖先节点,引入了额外的数次访存。

(补图:BMT的架构图)

子节点的完整性由父节点的完整性保证这一特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。一种是BMT的实现方式,父节点是多个子节点的HASH值,只要HASH(父节点)是完整的(没有被篡改),那么数据(子节点)再进行一次HASH运算,和父节点比较(注意前提:父节点的完整性已经得到了保证)就能够校验数据完整性,这是第一种用父节点的完整性保证子节点完整性的机制。

第二种是SGX的实现方式,SGX使用了递归的方式,实现上更加优雅。在SGX的定义中,每个block都有对应着一个counter(每次写block,对应的counter的值需要+1),因此,若counter出CPU芯片存放在内存的一个block中,那么counter所在的这个block也对应一个counter(父counter)。按照树的结构将所有counter组织起来,同时,为了保证我们提到的特性,需要将父counter和这个子block中的所有子counter做一次hash,hash值存放在子block中(也就是子block中要预留一块区域放这个hash,而不是只存放子counters)。这样父节点的counter是真实性(完整性)就能够保证子节点的完整性(假如子block中的counter或者hash被修改,由于前提是父counter真实,重新校验hash得到的结果会与之前的不符合,能偶检测到子block数据被篡改)。

这里有一个思考:校验应该从根往下校验?还是叶子节点往上校验?

我的理解是,应该从根往下校验。根是确保真实的(根存放在片上保证),因此我们前面说到的前提条件在校验一开始是满足的。从根往下校验,就能够在发现第一个被篡改子节点的时候终止并返回异常。虽然这种方式校验成功需要的次数和反向的方式是一样的,即,都需要将所有层都访问一次。但是这种方式的的好处是能够从一开始就满足前提,并且cache存放顶层counter的概率会大一些,命中率比叶子节点高。如果从叶子节点往根上遍历,就会有其他的情况,没有这种方式简单直接。

(个人理解,如有不正,感谢指正)

(补图:SGX的Counter完整性校验)

可以这样说(有一点绕),主要的性能开销是由于在X解密过程中,AES引擎需要获取计数器C的值,C部分存放在内存上,引入了保证计数器值C自身完整性的开销,这时数次额外访存的开销,也就是上面提到对完整性树的访问。(C不需要保证机密性,仅有C不会泄漏机密数据X的值,因为K存放在片上是安全的)

以上就是内存完整性校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,这其中完整性树的访问是性能开销的主要来源,学术界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优化的方案,但在实际应用中,目前也只有SGX的方案较为成熟。对于未来的发展,将完整性保护和ECC校验(也就是内存纠错机制)结合起来可能能够进一步降低完整性校验的开销,让内存完整性的保护在更大的范围应用起来。

参考文献

  1. 加密算法简单了解——HASH、MAC及一些加密模式_hashmac-CSDN博客
  2. 基础密码学入门: MAC算法、公开密钥算法 - 知乎
  3. 基础密码学入门:随机数、hash算法、对称加密算法 - 知乎
  4. 信息安全之-消息摘要(Digest),数字签名(Signature),数字证书(Certificate)信息安全之-消息 - 掘金